無第三層選單
::: 最新消息  首頁 > 最新消息
 森邦徐和森 我有創業的靈魂
發佈日期/2012/01/17 發佈類型/中時電子報
發佈單位/第一科大創辦 聯絡資訊/

 

森邦徐和森 我有創業的靈魂

  • 2012-01-17 01:19
  •  
  • 旺報
  •  
  • 【記者劉嫈楓/上海報導】

 

     台灣兩千億(新台幣,下同)的早餐市場,早成了兵家必爭之地。不過在前有美而美、麥味登老式連鎖品牌占據,後有麥當勞、肯德基、四大超商競爭的情況下,2002年,拉亞漢堡卻以後起之姿竄起,搶入早餐市場,在全台灣擁有500家加盟店,年營收近15億元。甚至在2010年9月,森邦集團董事長徐和森在創辦拉亞品牌後,又跨入美式餐廳生意,推出Vasa品牌,賣起Pizza。

     而在去年,以連鎖早餐起家的森邦集團把觸角伸往大陸市場,不過不像其他台商習慣帶著左右手一起到大陸打天下,負責拓展新市場的重責反而落到徐和森自己頭上,他打趣地說,「我就是有創業的靈魂啦。」

     兒時經驗練就創業精力

     其實,早在小學時候,徐和森就已經開始了他的生意初體驗。南投老家經營是豆腐生意,徐和森就得常常幫忙送貨,到了國中階段,家裡又改賣米苔目,常常一幫就幫到半夜,早上又得早起去上課。小時候的經驗不但練就徐和森每天只睡三、四小時的功力,也讓他打下創業基礎。

     退伍後,徐和森在南投工業區塑膠廠工作,三年內就讓他從綑工當上廠長。後來,他考上台北一家貿易公司,更在28歲那年用15萬元創業,經營台灣外銷鞋品上的MIT商標生意。第一個月營收就有70多萬,到了第三個月更倍增到二千萬元。不過,由於商標生意逐漸走向沒落,徐和森又隨著美國客戶跨入髮飾生意,並在短短十年內成為全球最大髮飾貿易商。

     不過,在大陸投資失敗的生意讓他在1997那年負債累累回到台灣。為了還清債務,他來到朋友的早餐店幫忙,也間接促成他踏進早餐連鎖業的開始。

     徐和森說,賣早餐靠的全是經驗法則,因此一到朋友的店裡幫忙,就吃了一千份的早餐,因為多吃多看多想,朋友的早餐店在他的幫忙下,在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就從17家開到兩百多家。

     二次創業切入連鎖早餐

     直到2002年,他才又開始動起二次創業的念頭,選的行業一樣是早餐,不過顧及朋友恩情,徐和森北上另闢市場,幾經尋覓後落腳桃園楊梅。說起創業,徐和森彷彿歷歷在目。他數著買雞蛋花了多少錢、裝潢店面花了多少錢,第一天才賺了2000元。

     誰也沒想過,年營收近15億的森邦集團當年的創業資本竟然只有48000元。不過開店一個月後,立即就有加盟者找上門來,第一年他就開了8家加盟店。

     由於深知加盟主對連鎖品牌的重要性,徐和森幾乎是把加盟店當成直營店看待。從裝潢、食材到產品都由他親自打理,而為了食材的一致性,他選擇和麥當勞、漢堡王同樣等級的供應商,朝國際美式連鎖品牌的等級看齊。

     也正因為如此,第二年拉亞的加盟商又成長到29家,到了第四年一個月就有10家拉亞早餐店加入行列。現在除了4家直營店外,拉亞的加盟商數量已經超越500家。